彭墩村:产业兴旺 带来田园幸福生活
作者:admin 时间:2019-04-09 07:53:08

彭墩村党总支书记、主任张德华(左)接受湖北卫视记者采访
编者按:9月15日,湖北卫视频道在《湖北新闻》“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栏目中报道了彭墩村产业发展故事。
(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 王猛 钟祥电视台记者 任力)改革开放四十年,20个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三农,特别是新世纪以来,连续15个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三农。一项项改革措施,也让广袤的田野发生着深刻变化,今天来看钟祥市石牌镇彭墩村的产业发展故事。郑亚琴,钟祥市石牌镇彭墩村四组的农民,夏秋季节,她要忙着带着外来游客到村里的果园采摘游览。
钟祥市石牌镇彭墩村四组村民郑亚琴:“别看我的工作这么简单,但是也可以结识很多的人脉,很充实、很开心。”
除了当“导游”,郑亚琴还有自己的产业。家里20多亩承包地,改成了桑葚采摘园。郑亚琴告诉记者:“我的桑葚采摘园可以(年)收入20万,其他稻田也要收入1万多块钱吧。”
郑亚琴说,这些变化,都是从张德华当村主任后出现的。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建设新农村的长效机制。响应国家号召,彭墩四组在外创业的企业家张德华,回到村子,带着大伙“迁村腾地”,300多户分散居住的村民,住进了9个统一建设的别墅群,并将腾退出来的宅基地和大部分的承包地,进行规模经营。
钟祥市石牌镇彭墩村党支部书记、主任张德华:“坡地缺水, 我们做成了果园,在平原有水,我们连片种成了水稻 ,平原有水,我们还做成了景观,它形成了多元化,我们把所有的土地都百分之百地利用起来了。”
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彭墩村用企业理念管理农业、用社区模式管理农村、用员工要求培训农民。村里经济结构从单一的种粮食,转变为蔬菜、瓜果、畜禽等多元结构,继而拓展到加工、物流和乡村旅游等多个领域。
钟祥市石牌镇彭墩村党总支书记、主任张德华:“让百分之八十的农民,到了我们经济比较富裕的地方去,把百分之二十的农民去种规模农业,这样解决了农村劳动力结构的调整。”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业现代化。荆门市放大“彭墩效应”,提出了“彭墩1+9”的发展战略,以彭墩村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9个村联动发展。彭墩智慧农业基地、彭墩长寿食品产业园为窗口,创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多业态型示范园区等相继建成,产业规模越做越大。
湖北彭墩科技集团智慧农场生产主管、返乡大学生赵成仕:“我看到了农业发展的前景,我想借助农业的这个大舞台 舞出我的精彩。”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给富起来的彭墩人描绘出更美好的蓝图。现在,他们正着力打造富硒米业、豆业、酒业等食品加工产业,逐步形成人人有工作,家家有产业的格局,让乡村振兴的梦想早日在彭墩实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