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彭墩:新农村建设的一面旗帜
作者:admin 时间:2019-07-02 08:59:44
(通讯员 洪怡)6月29日,为响应十九大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的号召,中南民族大学“马铃薯”实践团出发前往湖北省钟祥市彭墩村进行社会实践。
钟祥市彭墩村作为我国农村改革的先驱,在新农村建设、三产融合发展、乡村振兴中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该村在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张德华的带领下,由一个“三无”“三难”“三不通”的贫困村庄变成了一个集科研、开发、生产、经营于一体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彭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合影 (实践团成员 张锐 摄)
阶段跨越 探寻发展之路
为熟悉钟祥市彭墩村的情况,方便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29日上午,实践队队员前往彭墩科技展示厅参观学习彭墩村的发展历程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验。彭墩村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共经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贫穷到温饱的跨越,第二阶段是由农户分散经营到公司规模化经营的跨越,第三阶段资源型企业到高科技型企业的跨越,第四阶段是探索出一条生态农业、现代工业、观光旅游等多业并举、多元化发展的建设道路。彭墩村的循环休闲农业让实践队队员深受启发。
村企共建 打造特色小镇
下午,在对湖北彭墩科技集团办公室主任乔星云的采访采访中,实践团了解到,彭墩村在历届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用15年时间探索出了一条“以企带村、村企共建”的新农村建设新模式,成为全省转型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农村样板。据乔主任介绍,流转土地实行规模经营,彻底改变了彭墩村的产业结构,给全村人民带来了幸福,村集体由原来负债上百万元到如今存款几十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由2006年的2700元提升到2018年的35000余元。如今的彭墩,农业种养殖业、食品加工业、乡村旅游业等产业蓬勃发展。
乔星云提到,2012年,钟祥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彭墩“1+5”的发展思路。即以彭墩为中心,带动周边的皮集、胡冲、胡刘、郑坪、横店5个村同步发展。2015年,荆门市将彭墩定位为中国农谷的核心区,提出了“彭墩1+9”的发展战略,在原彭墩“1+5”的基础上,增加东宝区的杨冲、泗水桥、江湾、荆东4个村,实现跨区域融合发展,计划用三年时间,把彭墩打造成特色小镇。

图为乔主任采访完后与实践团合影留恋 (彭墩集团办公室余艳 摄)
三产融合 实现产业循环
经过实地调研,实践团了解到,彭墩以“村企共建、迁村腾地”为抓手,依托龙头企业带动,树立三大自营品牌,分别是富硒米业、彭阁莱酒业、因皇生物科技豆业,依靠科技振兴产业、盘活资源,坚持夯实一产业,做大二产业,做优三产业,全力打造三产融合的田园综合体,通过一产为二产提供加工的优质原材料,二产的农产加工品拉动三产的人气指数,三产促进一二产的发展,实现基地生产、冷链储存、精细加工、市场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延伸,形成完整的全产业链融合。彭墩村的三产融合循环发展模式是新农村建设的典范。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彭墩村标识合影。 (实践团成员 洪怡 摄)
随后,实践团对彭墩村的村民、游客进行采访,了解村民和游客们对于当地休闲农业、环境保护现状以及新农村基础建设的看法。